6月16日,由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举办,四川旅游学院承办的全省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成都开班。来自全省各市(州)重点景区和文博场所的60余名优秀导游和文博讲解员参加培训。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领导出席开班式,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川致辞。
此次培训是四川继2024年举办全省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观互学活动后,持续深化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赌博网站大全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委“三项计划”和“六项行动”部署要求,让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华优秀文化和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内涵,紧密结合四川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提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和讲解能力,在旅游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示范引领作用。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向鸿在开班式讲话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赌博网站的重要思想,提高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担负起责任使命,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好文化旅游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要提高理论素养,涵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传递好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既要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递者,又要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讲述者,在丰富讲解内涵上下功夫,通过讲解准确、讲解专业,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积极转化培训成果,在完善讲解内容同时,用起来、讲出来,形成“一人参训、影响一片”的良好效应,树立起四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金字招牌;要按照“抓重点、抓示范、建机制”的培训模式,各地分批次有计划做好旅游从业人员专题培训。主动立足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各项协调机制和民委委员制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强化沟通协调,推动旅游促“三交”计划落地见效。
在近一周的培训中,设置了政策理论和实地教学课程,邀请国家民委、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河南省博物院等单位领导、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授课和全省金牌讲解员与学员们面对面交流,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学习考察、现场观摩,开展学员培训成果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