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民族团结+文商旅”模式,通过建设消费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潜能、丰富消费新供给,有效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建设消费新场景。探索“民族团结+文商旅”模式,依托泸天化老旧工业遗址、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北部核心区、倒流河乡村振兴示范片等5大片区,建成纳溪丝厂·微醺能量站、凉风坳轻奢商业街区、山河明月·醉酒城等体验式特色消费场景15个,开展傣家风情秀泼水节、“龙湖之夜”、美酒音乐欢乐季等活动100余场次,吸引各族群众5万余人次参与。
二是激活消费新潜能。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景区”活动,依托生态田园、农耕文化、民宿康养等8大乡村旅游新业态,整合住宿、餐饮等6个配套产业链,推出“一图畅游纳溪”电子旅游地图,建成龙湖水香、花田酒地运动公园、凤凰湖露营基地等景区景点50余个,推出铁血护国红色游、乐道古镇、禾美田园等精品旅游线路20余条,年均接待各族游客10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提升消费活力,促进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丰富消费新供给。依托茶竹酒、农耕、民俗等5大传统文化,深挖纳溪民歌、漆扇、窗花剪纸等5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护国农旅融合发展、白节竹生态康养旅游等“一镇一品”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消费IP4个,打造“夜游永宁河”等光影秀场5个,建设“纳小匠”等文创IP产品8个、蝴蝶画等民族手工业工坊12个,吸引四川大学等省市内外2000余名各族师生前来研学体验,拉动全产业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