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坚持以“增进民族团结、改善环境治理,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民族特色”为总体思路,自2011年共实施8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
突出政治站位,强化措施保障。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机制;坚持全速推进,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加速推进;坚持整合投入,积极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坚持创新思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聚焦基层基础,聚力示范村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环村及旅游产业路245.4公里、产业发展桥梁412延米、各类水利灌溉9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00余盏;强化特色产业建设,建成青稞等种植基地1.2万亩,核桃等林果基地2.1万亩,重楼等中藏药材生产基地1.08万亩,建设特色养殖示范户870 户,乡村旅游示范点12处;强化村容村貌建设,实施“五改三建”工程共计300余户;强化示范村阵地建设,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75处。
坚持结果导向,巩固示范村成果。政治效益凸显,示范村项目的实施,增进了民族团结,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效益凸显,项目建成后,扩大种养殖业、乡村旅游规模,村民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